2021年5月16日 星期日

讀書筆記︰精油與心理病症1

憂鬱症的症狀多變,影響因素包含遺傳,以及壓力、痛苦、感染、疾病和藥物的副作用等,其中焦慮是最常見的表現之一。治療憂鬱和焦慮的藥物常伴隨副作用,包括嗜睡、肥胖、暈眩、抗膽鹼作用(口乾、膀胱問題、便秘、面潮紅等),以及心臟問題(例如心律不整),並且可能因戒斷而產生的不適應症狀。

使用藥物有副作用的問題,而患者自身健康和心理狀態的提升也是很重要的一環,因此許多憂鬱症患者,除了服藥,也會尋求像是諮商、中醫調養、飲食調理或身心靈療法等來幫助自己,身心靈療法中常見的有瑜珈、冥想、藝術/音樂/舞蹈治療,以及芳香療法等。 

香氣在身心的運用,已有千年歷史,過去人們除了利用植物來療傷、安撫心神,也常用於祭典、身體保養和清潔上,或是將植物精華調製成香水,歷史劇中也常見香氣的蹤跡,像是後宮甄環傳裡華妃的歡宜香、如懿傳裡嫻妃常用的安息香,且不論劇中材料和效用是否真實,香氣在我們的生活中確實是重要的,香氣所帶來的愉悅感受,是我們無法割捨的,現代社會亦然,不然就不會有這麼多添加物,或是強調香氣的產品出現了。 

香氣如何影響我們的心理狀態呢 

•精油的化學分子,於人體的吸收主要有四種方式,其中除了從嗅球直接到達到大腦的路徑外,其他路徑會進入血液系統再循環到各器官。

吸入︰經由嗅聞機制到達大腦,或經由肺部的肺泡黏膜組織到血液循環

塗抹︰經由皮膚吸收進入血液循環

口服︰經由腸胃吸收進入血液循環

黏膜︰經由陰道或肛門的黏膜吸收進入血液循環

吸嗅的神經傳導路徑快速,但血液傳導的效果較持久。進入血液系統,便透過血液運輸循環到各器官以及大腦,經由化學分子是少數能穿過血腦屏障的物質。

(名詞註解)
*血腦屏障(blood brain barrierBBB),是血漿與腦脊髓液之間的特殊結構,腦組織內的毛細血管內皮細胞,緊密相連沒有間隙,毛細血管外表面幾乎被星形膠質細胞包圍,形成障壁,幾乎不讓任何物質通過,除了氧氣、二氧化碳和血糖,大部分的藥物和蛋白質由於分子結構過大,一般無法通過。
障壁的功能是避免腦受到化學傳導物質的影響,以及防止感染。身體很多功能都由腦經由荷爾蒙分泌來控制,如果化學傳導物質在腦裡自由流動,可能造成反饋現象。


•化學分子嗅覺傳導路徑為︰

鼻孔纖毛à嗅覺受體(轉成電子訊號)à神經細胞軸突à嗅球à神經路徑à大腦皮質區,皮質區被刺激後,便會以神經傳導物質做出反應。


•嗅覺神經元能連結大腦邊緣系統(情緒、動機、記憶、愉悅) 

大腦邊緣系統

視丘

整合感官訊息

下視丘

監控和維持身體功能

杏仁體

原始情緒反應

海馬迴

記憶

額葉皮質

氣味、組織、計劃與執行

前額葉皮質

邏輯、社交



•精油分子能刺激大腦神經傳導物質,而調節情緒

  △抗焦慮︰某些精油的化學分子成分,可以與神經傳導受體結合,如GABA(γ-氨基丁酸)5-HT(血清素)、 adenosineA(腺苷A),調控其作用。

  △抗憂鬱︰許多精油被認為能刺激神經傳導物質釋放,或是抑制單胺氧化酶(分解血清素、多巴胺)

(名詞註解)
*GABAGama-AminoButyric Acid4-氨基丁酸,即γ-氨基丁酸,或氨酪酸、哌啶酸)是一種神經傳導物質,能抑制神經的活動,放鬆助眠。與之作用相反的神經傳導物質為GlutamateGlutamate Acid2-胺基戊二酸,即麩胺酸),能活化神經活動。

*血清素(Serotonin,血清張力素,又稱5-羥色胺、血清胺、5-HT),為單胺型神經遞質,能帶來幸福和快樂感。除了存在於大腦中(約總量的2%),大部分存於消化道(黏膜腸嗜鉻細胞和肌間神經叢),參與腸子蠕動的調節。

*腺苷(Adenosine)是核苷的一種,能以其他形式轉移能量、進行信號傳遞,也是一種抑制性神經傳導物,控制大腦區域,促成鎮靜的效果,可能會促進睡眠。

*多巴胺(dopamine),用來幫助細胞傳送脈衝的化學物質,是神經傳導物質的一種。主要負責大腦的情慾、感覺,傳遞興奮及開心的訊息。失調時會令人失去控制肌肉的能力,或導致注意力無法集中。積極做事時,腦中會活躍分泌多巴胺,是一種使人類引起慾望的大腦神經遞質。

*憂鬱症是多重因素導致的一種疾病,從「生物心理社會」模式中來看,先天、內在和外在因素交互影響、支持,若未能達平衡,則會導致病況的發生。而生物機制中,以「單胺缺乏假說」最常見。單胺(monoamine),是神經傳導物質的一類,協助神經脈衝在神經元之間的傳遞,不同的神經元會利用不同單胺,可能是多巴胺、血清素、正腎上腺素,或是共存。(作用機制可參考︰憂鬱症不是因為大腦缺乏血清素引起的https://www.reangel.com/Article.php?LI=369)

  △幫助調節心理情緒的精油分子

沉香醇能作用於GABA系統,達到抗癲癇、鎮定和止痛作用。左旋沉香醇的抗焦慮效果佳,但協同作用可以達到更好的效果。以薰衣草為例,相關研究指出,大量存在薰衣草的乙酸沉香脂,單獨使用時未能抗焦慮,但與左旋沉香醇能產生協同作用,效果比單一使用後者更好。含沉香醇精油如芳樟、花梨木、佛手柑、薰衣草、檸檬、苦橙葉、快樂鼠尾草。
*左旋沉香醇—抗焦慮、降低腎上腺素      *乙酸沉香脂—安撫情緒、放鬆神經、助眠及抗痙攣

香茅醛鎮靜中樞神經系統,助眠。如香茅、檸檬油加利、香蜂草
香芹酮抗焦慮、安神。如藏茴香籽、時蘿籽、綠薄荷
香芹芥酚鎮定、安撫,有研究指出其可透過GABAA複合受體來抗焦慮。野馬鬱蘭、百里香、冬季香薄荷、印度藏茴香
檸檬烯抗焦慮,降低血清皮質酮和單胺濃度。大部分柑橘類精油皆含右旋檸檬烯,歐白芷、羅勒及松科則含左旋檸檬烯,乳香則皆含
檸檬醛肌肉放鬆、抗憂鬱,降低血清皮質酮和單胺濃度。檸檬香桃木、檸檬香茅、山雞椒、香蜂草


•吸聞香氣能調節交感神經活動,進而引響腎上腺系統(腎上腺素會升高會造成心跳加速、精神變好,但若維持太久則變成耗弱心神)

交感神經系統
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

調動身體資源,應對環境壓力

心跳加快、呼吸急促、消化變慢、肌肉緊蹦

副交感神經系統
Para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

休息時的補充修復

心跳放慢、呼吸減緩、消化加快、肌肉緊蹦、肌肉放鬆


•暴露香氣過久,可能使嗅覺受體出現疲勞或習慣性,或大腦敏感度降低

 



***參考資料︰
《成功調製芳香治療處方》Jennifer Peace Rhind著,鄭百雅譯,2017,大樹林出版
《芳香療法實證學》Monika Werner, Ruth von Braunschweig著,李文媛、蔡慈皙、葛偉芬譯,社團法人德芳亞太研究發展協會出版
血腦屏障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8%A1%80%E8%85%A6%E5%B1%8F%E9%9A%9C
血清素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8%A1%80%E6%B8%85%E7%B4%A0
多巴胺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5%A4%9A%E5%B7%B4%E8%83%BA
抗焦慮症簡介https://epaper.ntuh.gov.tw/health/201409/project_3.html
憂鬱症不是因為大腦缺乏血清素引起的https://www.reangel.com/Article.php?LI=369

 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