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12月20日 星期二

身體之思➂:文明


 身體之思➂:文明

你喜歡「現代」的生活嗎,如果改成「便利」,或「文明」,又會有什麼感覺呢。

有一陣子,對它們是充滿不解與抗拒,同時又身處其中並依賴,這樣的矛盾,讓自己都不知如何自處。

文明社會讓人不用非常費力,就能吃飽穿暖、去到各種地方,讓人得以學習廣博的知識、感受人文藝術與多元的休閒娛樂,能夠處理疾病,增長生命,讓我們陪伴彼此,更久更久。

然而文明似乎也帶來生活中的壓抑、紛忙、疲倦和更多的疾病。我時常思考著自己與它的關係,與生活,以及身體的關係。

文明可能用什麼方式影響我們的身體和情緒呢?想到文明,最容易聯想到的大概就是快速和方便了。快速,讓人逐漸不願等待;方便,所以抗拒勞力和複雜的事情,以至於我們開始容易煩躁、無法忍耐,失去動的力氣,但也疲於思考;想要的事很多,願意靜下來慢慢進行的事很少。

於是身體逐日僵化、累積疲憊,開始依賴急效藥物、速食娛樂,也一次次忽略身體的呼喚。

文明給人困擾,卻也帶給人更多探索生命的機會。於是我們彼此交流、旅行、閱讀、追求自我實現,我們的身體因此乘載喜怒哀樂,強軟痛爽,充滿個人生命的痕跡,變得豐富多彩。只是,它也需要更多的回應和合作。


我也仍在學習在這個時代,如何自處,並好好保護自己的身體。也許文明只是個歷程,是中性的,身處其中,我們試著去適應,聆聽,並保持清醒。

2022年12月6日 星期二

身體之思➁:按摩的意義


客人回饋在接受療程後,消化舒暢體重降了些,順著輕盈的感覺,更有動力繼續減澱粉計畫,自己開心幫上忙之餘,也更加體會按摩服務的本質。

覺得在按摩療程中,主客是流動的,有時個案是主,施作者是客,隨著對方的需求和想法去轉換按摩方式;有時個案被動接受,由施作者引導過程,一起感受身體的種種。

結束後,更希望能延續所獲,個案在生活中作為主體,而施作者只是藉雙手提醒,讓對方能回到自身,去意識和維持更好的身體狀態。

到最後或許會發現,身體是主,其實我們一直是客。

身體之思➀:痛



身體或心裡的疼痛,都無可避免地存在於我們的生命中,在這世上流動。有時候痛是種刺激與享受,有時候痛是提醒保護,也有很多時候,痛,好像就只是一場折磨。

很喜歡臺劇《四樓的天堂》第六集中,導演德瑞克(陳家逵飾)在劇場排戲時,對邊忍著傷邊奮力演出的演員,所說的一段話:

「痛,把妳的潛能都激發出來了,妳要記住這個痛,妳要珍惜這個痛,因為痛,會剝奪我們的語言跟記憶,因為痛,會干擾我們的思考方式,因為痛,會癱瘓我們的靈魂,因為痛,讓我們得以跟生存的本質直接碰撞。」

這齣劇的人們,都在與自己和解的路上。帶著大痛小痛的我們,可能在生命過程中逐漸與它們融合,也可能始終處在對立位置,端看我們怎麼意識自己與解讀,彷彿怎麼思考痛,就怎麼思考人生。

聽起來好像有些孤獨,畢竟身體和心的感受很難複製和精準傳達,人們各自痛苦,而不容易彼此理解。但我相信痛是流動的,痛是可以共感的,好好感受自己的痛,或許就能有更多容量相互包納彼此的痛。

此刻正經歷著什麼痛呢?或許是我尚不能明白的。

但仍想對妳/你說聲:辛苦了。